市阳光漯河办:
根据《2018年漯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阳光漯河”建设的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行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新模式,积极融入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权责运行体系,现将我们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市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上级有关“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文件要求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到讲政治,讲全局的高度,站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高度,站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不断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二、把握工作重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
(一)厘清权责清单,优化服务流程。我们按照要求,整理出权力清单6大类32项,以“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为主要内容,坚持权责法定原则,进一步厘清农机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制定权责清单和服务流程,报市编办审核备案。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通过漯河农机化信息网公开权责清单和服务流程,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和协同化,同时不断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农机化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依法管机。去年以来,我局以深化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坚持行政执法有据。按照整理出的32项行政权力清单为主要内容,以《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开展依法管机,真正做的依法行政,执法有据。二是坚持规范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建全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即漯河市农机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农机行政检查人员名录库、检查主体对象名录库。制定了《漯河市农机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漯农机〔2017〕79号),主要开展了农业机械维修监督检查、农机购置补贴监督检查和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从两库中抽取执法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直接上门对抽查对象进行了执法检查,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行政执法文书规范齐全、符合程序。在农机购置补贴监督检查过程中,严格执行“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等制度,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将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坚持严格执法。首先,抓责任制落实。全面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其次,抓培训入户办证。重点搞好年度审验,严格培训、考试制度,着力提高“三率”,第三,抓联合执法。与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治,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第四,抓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对无证驾驶、无牌行驶、酒后驾驶、违章载人等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三)突出重点,选好结合点。根据农机部门的实际,我们主要把“项目资金分配及实施和财务支出”作为市农机局打造“阳光农机”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在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和农机土地深松作业补助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一是资金分配,阳光透明。中央农机补贴资金由省里下达我市后,由我局结合我市实际,选择耕地面积、乡村从业人员、农机化工作三项指标作为分配依据,按照耕地面积和乡村从业人员各占40%的比重、农机化工作占20%的比重,由承办科室提出初步的分配方案,并征求市财政部门的意见,提交局班子会议讨论研究通过后,报主管市长同意,最后将分配意见加盖公章报市财政部门审核,由市财政局和市农机局联合下文(市财政局的文号)将补贴资金下达分配到各县区,并在漯河农机化信息网站公示实施方案和资金规模,接受社会监督。上半年省局拨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17万元,土地深松资金460万元,均按照上述程序办理。二是程序操作,阳光透明。按照农业部和省局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明工作纪律,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廉洁行政,勤政为民。①严格执行全价购机直补到卡(折)制、受益对象公示制、执行过程监督制、实施效果考核制、农机购置补贴机械质量投诉处理制度。②公开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在规定的时限内,农户报名提出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和方案要求,对申请报名购买的机具,在补贴领导小组的全程监督下,通过采取核查机具的真实性再按照报名顺序或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并将购机补贴对象进行张榜公示,由购机补贴对象到县区农机局签订指标通知书,购机补贴对象凭通知书到经销商处进行全价购机。③购机补贴对象在购机时自主选择经销商和补贴产品,做到对辖区内外同一品目机具的企业一视同仁。④加大补贴机具的检查核实力度,严格落实人、机、票、铭牌、牌证“五对照”,并做到补贴农户“人机合影”。否则,坚决不予补贴。⑤推行农机补贴信息公开。各县区在漯河农机化信息网开设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在补贴专栏里公开了实施方案、补贴额一览表、操作程序、实施进度、投诉咨询方式、农机购置补贴公告、享受农机补贴农户信息表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农机补贴项目科学廉洁高效实施。三是纪律监督,阳光透明。补贴工作中不折不扣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农业部规定的“四个禁止”、“八个不得”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五项制度”要求,制订了《漯河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督促审核各县区补贴方案的制定,监督检查各县区补贴政策宣传、补贴机具落实及工作纪律等关键环节。成立了市农机、财政联合监督检查工作组,做到责任到人,指导到位,检查到户。通过对各县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督导,掌握实施进度,规范操作行为,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各县区农机部门在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邀请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在补贴关键环节参与监督,将补贴工作置于严格的纪律约束中,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下,确保廉洁行政,勤政为民。另一方面,在财务支出管理上,严格财务管理,坚持公开透明。财务报销和项目经费支出坚持:经手人签字,财务人员审核,办公室主任复核,主管财务领导签批。同时,大额资金均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坚持财务支出公开制,分别在农机化信息网站或其他位置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局党组多次召开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动员会、宣传会、讲评会、座谈会、推进会。研究部署市农机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版面、电子屏、市局微信工作群、漯河农机化信息网站等线上线下同时公开行政权力事项和行政审批流程图。三是在漯河市农机局门户网站,开设“阳光农机”专栏,公告公示相关事项、文件,主要公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财务支出公示等。由于宣传充分,氛围浓厚,公众参与度和知晓率不断提升,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