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农机市场,依旧很“寒”,正如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冷得人骨头缝中都透着丝丝凉气。为了活下去,不少三、四线农机企业瞅准时机,以低价销售扰乱市场,尤其是拖拉机市场乱象丛生,让正规军企业叫苦不迭。但更让人痛心的是,随着2014年一场资金危机的突然爆发,常林集团扩张的脚步骤止,并在两年间迎来破产的命运,2018年,当年手拖王山东常林集团不复存在。
在一场场农机企业举办的年会中,2018年悄然离去,迎来了2019年。这一年,农机行业喜悦的气氛似乎少了很多,每个企业都在向经销商以及用户宣誓自己的决心,要在2019年更加努力地干,共渡难关。2017年底的豪言壮语还依稀在耳畔回响,满眼企盼着2018年的回暖,但是谁曾想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农机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311亿元,增幅只有0.76%。随着制造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国四升级难度系数增大等因素影响,2018年1—10月,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17.21%,连续负增长。从各个细分行业来看,大中拖拉机集中度降低,同比下降22.66%;手扶拖拉机同比下降15.51%。轮式收获机由于市场饱和度较高,同比下降58.02%,其中,6—7kg/s纵轴流同比增加245.9%,8kg/s横轴流产品市场占比高达65.6%,5kg/s基本退出市场。令人惊讶的是,“红”遍中国的烘干机在2018年遭遇滑铁卢,与2017年同期相比,烘干机产量下滑46.41%,作为烘干机使用大省江苏省的市场销售同比下降82%。
但即便在这寒气逼人的季节里,也有星星般微弱的暖光在其中若隐若现。相比其它细分行业,玉米机市场在2018年备受关注。据统计,2018年1—10月,玉米收获机产量达2.5万台,同比增长33.67%,预计全年有望达到3.3—3.5万台。另外,青贮机产量同比上升10.34%,畜牧机械同比上升14.89%,排灌机械同比上升70.67%。采棉机的增速也比较大,新疆采棉机2018年新增近700台,增幅很高。马铃薯机械、果园机械、残膜回收机、花生收获机、花生种植机等市场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
2018年,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基调,农机企业面临着节本增效、转型升级、内涵提升的现实挑战。作为龙头企业,雷沃重工积极应对,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实现自动驾驶量产为目标,在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业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中联重科则宣布与吴恩达教授的人工智能公司Landing.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打造一支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借此,中联重科高起点跨入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成为国内首家AI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诚然,尽管在2018年中国一拖首次出现由盈转亏,但其在业界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做得有声有色。11月初,满载出口古巴100台YTO-1204大轮拖的洛阳—青岛铁海联运班列,从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缓缓驶出,这是继中亚班列、青岛班列顺利开行后,东方红产品首次通过铁海联运出口海外。除了国内一线品牌可圈可点外,山东巨明近日宣布正式推出与日本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历经三年研发的HMT传动技术产品,并将在2019年装备了该驱动技术的收获机正式大批量上市;作为玉米收获机专家,勇猛在2018年推出的青贮机在东北地区实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在履带收获机市场整体下滑19%的环境下,沃得仅仅下滑5%,达到了3.5万台的高销售量,实属难得。
另外,多年的无人植保机终于迎来了我国首个农业无人机行业标准,《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2018年市场上无人植保机保有量突破三万架,飞防作业亩次突破2.6亿亩次,堪称爆发式增长。作为单一品牌无人植保机,截至9月3日,大疆植保无人机2018年国内累积作业面积正式突破1亿亩次,足以说明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当然,极飞科技发布的革命性的XMISSION极侠多功能无人飞行系统,更是为数字农业敲开了一扇门。
面对机遇的同时,农机圈还有很多挑战。201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旧动能转化持续进行,农机供给侧改革不容松懈,消化库存、技术升级等问题依旧是农机企业的重头戏。尤其是在2019年国三升级国四的时间越来越近,如何保持销量的同时不积压货品,成为每家企业战略部署的关键。好在,在国二升级国三的过程中,很多农机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也许国四升级的问题将不会显得那么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