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3月份以来,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围绕我市加快推进创新之城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创新驱动,依托“河南省后装农机远程运维终端补助(漯河试点)项目”、“河南省智能农机作业补贴(漯河试点)项目”,大力推进“河南农机云”平台建设,形成了“一平台两中心多应用”基本架构,有效解决了作业农机调度、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年3月20日,河南省后装农机远程运维终端补助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验收。5月份,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我市典型做法“值得推广”,全省首批五个地市示范推广工作已同步展开。央视《新闻联播》《农民日报》《河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对我市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
一、谋划“三项措施”,平台试点建设思路“清”。以承担河南省农机项目“两个试点”为契机,积极谋划“河南农机云”平台建设工作。一是高起点优化顶层设计。结合漯河农机化发展实际,以河南省后装农机远程运维终端补助(试点)项目为抓手,采取“政府+市场”模式,高起点设计“农机监管、农机调度、作业监测、合作社管理、社会化服务”等平台应用模块,打造“一平台一中心多应用”农机智能化信息化体系架构,填补了该领域河南省内空白。二是高规格抓好项目实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方案》《工作台账》,形成了省市农机部门指导协调、县区农机部门具体实施、农机合作社联动发力的工作机制。三是高标准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与国家农业农村部、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等部门汇报沟通,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切入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开展终端安装补助、智能农机作业补贴、市级财政资金的配套争取。止6月底,已投入争取项目财政资金1055万元,带动农户投入资金425.79万元。
二、打造“三个平台”,各方数据通联路径“畅”。以“河南农机云”和手机APP操作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机远程运维终端推广应用,着力实现三方数据互联互通。一是打造“农机云”集成平台,让数据分析处理更高效。联合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终端生产企业搭建平台底层数据联动框架,着力在后装农机远程运维终端、北斗导航定位、物联网、大数据解析处理和智能辅助决策等高新技术方面形成集成平台,为高效开展农机作业质量监测和农机精准调度等工作提供硬件支撑。二是打造手机APP操作平台,让数据转化应用更便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手机APP操作界面、简化操作程序,将“河南农机云”平台数据通过手机APP进行实时更新,上线“网约农机”功能,种地户和农机户通过手机APP进行线上议价协商、线下作业。三是打造智能终端安装平台,让数据采集上传更精准。以河南省作业补贴项目为抓手,调动农机手安装后装智能终端的积极性。通过农机定位和作业监测功能,实现农机作业精准调度。止6月底,全市农机完成智能终端安装1577台(套),兑付终端安装补助资金140万元、作业补贴资金276.76万元。
三、健全“三项机制”,常态管理服务水平“高”。积极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平台管理运营可持续,让用户由“用着顺手”向“用着有效”转变。一是健全问题解决机制,功能应用进一步完善。结合今年“三夏”农机生产使用情况,开展深度攻关,补短板、强弱项,严格平台与终端设备的售后服务标准及时限要求,目前已完善功能应用12类34项。二是健全宣传培训机制,推广效果进一步增强。采取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河南农机云”手机APP用户进行操作培训,确保会操作、能使用、用得好。目前,举办各类培训50场次,参训人员达2800余人次。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平台价值进一步提升。以构建市场化运行机制为目标,引入农资商城、跨区运输服务等社会化运营功能,积极推广平台农机经销点、维修网点、加油站点查询及加油优惠功能,为机手需要提供便利;今年“三夏”期间,“农机云”平台引入农机手4160人次到签约加油站加油597.6吨,享受油价优惠2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