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保护性耕作—掀起耕作技术的第四次革命

发布时间:2009-10-13|栏目:舞阳县农机推广服务中心|浏览次数:726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今年麦播时节,一项以免耕播种为核心技术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舞阳县乡村悄然兴起。可别小看了这项技术,她被誉为耕作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此项技术。

在舞阳县北舞渡镇鹿庄村的大田里,记者看到,两台大型农业机械正在来往穿梭,播种小麦。记者发现,与以往播种方式不同的是,下种的地块并没有耕翻过,大型拖拉机拖着一个叫做免耕播种机的机械,把种子和化肥直接播到在地里面,鹿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庚华介绍说,这是鹿庄村第二年采用免耕播种技术播种小麦。

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技术。在我国,保护性耕作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因与传统耕作方式有较大区别,被定义为耕作技术又一次革命。

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蓄水保墒能力和土壤肥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同时将传统秋季作业的玉米收获、秸秆搬运、施肥、犁地、耙地、播种等6个环节,减少为玉米联合机收、小麦免耕播种2个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美国持续干旱并风暴肆虐,西部大开发后裸露疏松的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形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黑风暴”推动了各种保土保水耕作方法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总结形成了保护性耕作法,扼制了沙尘暴的再度猖獗,同时增加了土壤贮水量和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于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中国,从19931月开始 ,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机局与澳大利亚合作,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历时 10多 年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保水保土、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中小型农机具为实施手段的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鉴于保护性耕作在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国家农业部和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这份规划提出,将建设600个保护性耕作工程区,面积总计2000万亩。预计到规划末期,全国可新增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1.7亿亩。

舞阳县2007年开始引进、推广此项新技术,当年推广了300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300亩的保护性耕作面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认识到了此项技术的好处,这也更加坚定了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信心。他们采用下乡放电影,赶农村集、会,巡回开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扎扎实实推广此项新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舞阳县的保护性耕作面积一下子发展到了1.5万亩。今年,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认可了此项技术。“三夏”的农活刚忙完,免耕播种机械的销售就开始升温。

    舞阳县农机局因势利导,在全县不同土壤结构区域,规划建立了19个千亩以上的农机化示范区,11200亩以上的农机化示范点。国庆长假正是落实 耕作面积,推广此项技术的关键时期,舞阳县农机局的全体人员都没有放假,在农家庭院,或在田间地头度过了一个紧张而又繁忙的假期。而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今年,舞阳县保护性耕作面积预计将会突破6万亩,占全县麦播面积的10%以上。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网友
Copyright © 2010-2019 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395-3133135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黄河路870号 备案号:豫ICP备090041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