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管理机构 > 办公室 > 政务信息

漯河市农机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17-05-26|栏目:政务信息|浏览次数:104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市农机化发展呈献了好局面、好趋势,重点工作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完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积极争取农机项目资金。全年全市共争取上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80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239%,比去年增加597万元,增长14.3%。补贴各类农机具2425台套,占目标任务的121%,受益农户1696户。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及高性能动力机械等,新发展大型拖拉机585台,小麦收割机294台,玉米收获机195台,免耕播种机93台,深松机60台,今年该项目在市“群众最满意的民生实事”中获得二等奖。

(二)精心组织三夏三秋农机生产。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及早动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实现了宣传发动到位、组织措施到位、任务落实到位。三夏期间,共组织7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小麦收获,组织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万台(套),完成小麦机收率99%以上,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玉米机播率达到99%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秋” 组织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套),玉米机收率达到84%,秸秆机械还田率达到95%以上,土地深松面积3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三)深入开展农机技术大培训。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53场(次),受训人员达到12410人(次),其中,管理人员106人,技术人员200人,操作人员12104人(次)。同时,组织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成立流动农机服务队20个,开展送服务、送技术、送配件到田间地头,解除机手后顾之忧。同时印制发放了《小麦收割机操作技术规范》和《秋季机械操作技术要点》6000余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四)扎实推进全国农机化示范市建设。依据《漯河市“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建设指导和评价规范》,要求各县区从组织实施管理、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化节能减排、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化公共服务、农机化投入和农机化经营效益等8个方面加强建设。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三夏”、“三秋”农机生产实现新突破。三夏、三秋是农机部门服务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为充分发挥好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我们通过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一是抓好机具落实。各县区农机部门在认真组织好当地机具的基础上,根据机具需求缺口,积极引进外地机具来漯作业,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三夏共组织引进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三秋组织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套),为农机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二是搞好宣传发动。采取多策并举,召开不同形式的宣传演示会,让农民群众亲身体验到农机化作业的先进性和好处。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53场(次),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受训人员达到4380人(次),其中收割机手2500人,拖拉机手1250人。据统计,全市共召开农机作业现场会12场次,观摩群众达5000多人次,为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的推广应用和全市禁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搞好信息服务。办理发放《跨区作业证》2000余张,继续免费为机手提供道路、维修、天气、油料供应、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引导机车合理流动、有序作业,加快麦收进度。四是抓好服务保障。联合农机生产厂家,抽调技术人员,成立12个流动维修服务队,为机手提供维修、咨询等服务。开通服务热线电话68部,实行24小时值班,提供气象、作业等信息,为机手排扰解难,确保了三夏生产顺利进行。五是做好应急工作。制定了防灾应急预案,成立了6个应急服务队,应对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市三夏、三秋粮食作物按时收获、适时耕种。由于我们及早动手,认真谋划,强力推动“四个到位”,即动员部署到位、机具装备到位、宣传培训到位、后勤保障到位,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部门无愧,为全市粮食丰产丰收做出了努力,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河南电视台、漯河电视台、漯河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对今年我市农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和系列宣传,为“三夏”“三秋”农机生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装备结构实现新优化。坚持严格政策,规范操作,加强监管作为农机补贴工作的重点。一是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资金。我们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支持,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806万元,比去年增加597万元,增长14.3%,二是规范程序,扎实有序推进。今年是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年,我们严格按照“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折)”的资金兑付方式。在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依照《河南省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流程,在系统中依次完成补贴申请、确定补贴对象、经销商录入购买产品信息、县级农机部门审核、县级财政部门将补贴金额发放到农民补贴卡上等环节,缩短补贴操作时间,加快补贴资金兑付进度,让群众及时享受到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实现实施完成一批,资金兑付一批。三是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出台制订了《漯河市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督促审核各县区补贴方案的制定,监督检查补贴政策宣传、补贴机具落实及工作纪律等关键环节进行。

(三)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培育亮点”的总体思路,积极引导农机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步伐。围绕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村繁荣。出台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的意见》(漯政〔2016〕20号),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46个农业乡镇(每个乡镇建设2-3个示范合作社)规划培育100个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并且强化政府支持,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每个县区政府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三类标准,对达到市级示范合作社“五好”、“四有”标准条件的予以扶持。通过规范建设,使全市农机合作社整体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目前,市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正在联合制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县区农机部门正着手培育、规划布局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全市已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4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达到150万亩,服务农户达到10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成为农机经营联接市场的桥梁,成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的载体。

(四)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一是不断拓宽农机化发展新领域。根据县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们成立调研小组分赴县区、乡村、合作社、机手、农民等,对我市辣椒、花生、烟叶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完成了部分调研报告。并对辣椒、花生生产机械、航空器植保机械引进示范推广,有力推动了薄弱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二是召开玉米等行距现在演示会。为强力推进玉米机收,力求在秋粮生产机械化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在市、县两级园区内全面实施了玉米机械化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深松整地技术等,召开现场会20多次,辐射带动面积100多万亩。今年全市推广玉米等行距种植面积160万亩,小麦免耕播种面积70万亩,深松整地35万亩。为三秋玉米机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以项目支撑推广农机化技术。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65万亩。结合农机购置补贴,积极推广粮食烘干设备等机具,调动群众使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

(五)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六抓一规范”,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一是抓责任制落实。全面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二是抓入户办证。重点搞好年度审验,严格培训、考试制度,着力提高“三率”。三是抓联合执法。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治。四是抓“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五是抓专项治理。重点对无证驾驶、无牌驾驶、酒后驾驶、违章载人等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六是抓宣传氛围。转变工作方式,深入基层,把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取得了显著效果。七是规范管理。加强行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心为三农服务。

(六)扎实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把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廉政思想教育工作的龙头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推动。学习中突出《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等内容。以党章党纪教育为主体,深入开展廉政法规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引导督促全系统党员干部准确掌握“应知应会”、“必遵必守”的纪律规定,强化底线思维,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心中有畏、心中有止、行为有度、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加强示范和警示教育,结合近年来农机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集中时间开展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件原因,保持警钟长鸣。七一前夕,结合庆祝建党95周年,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教育,通过实地参观、理论授课、现场访谈等形式,广大干部职工心灵受到了震颤、精神受到了洗礼,对照先辈反思了自身问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不少,战斗力显著增强。

三、存在问题和2017年工作打算

2016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推进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1、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高效能、复合式、智能化、多领域农机装备不足,高端智能及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低。2、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完善,高技能人才少,农机“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问题比较突出。

2017年全市农机化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个”关键,突出“三个”提升,实现“五个”全面提高。即: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条主线;抓好三夏三秋农机生产、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两个关键;突出农机科技培训大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大提升;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大提升,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

(一)围绕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农机科技转化大提升。在高标准粮田区,整合农机资源优势,实现农机化与农业生产需要同步跟进,努力打造农机化新技术的引领区、农业科技转化的示范区、农机服务品牌的样板区。一是强化项目带动。以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为导向,调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实现农机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化。全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0万元以上,农机总动力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强化创新突破。在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同时,扎实推进特色农业机械化,努力使农机化渗透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其它领域。

(二)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着力加快小麦、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和玉米机收水平大提升。一是深入开展农机科技培训与推广行动。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和科技下乡等有效形式,着重培养一批懂理论、会操作、懂农艺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结合农艺机具作业实际,探索机具改造创新、种植模式统一规范,并组织实施。三是强化示范带动。优化布局,增加数量,扩大规模,全市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夏季稳定在98%以上,秋季稳定在95%以上。

(三)围绕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着力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大提升。一是多方争取农机合作社建设扶持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布局。二是深入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达标升级”活动,通过开展农机大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观摩等活动,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档升级。三是推动合作社经营机制创新。积极组织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等,稳定区域作业市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四)围绕安全生产,认真抓好农机监理和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到位,责任到人。严格农机培训、考核程序,实施源头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群众,进一步推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五)围绕“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以“两学一做”为统领,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优良作风,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农机行业形象,把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上来,为加快“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作业积极贡献。


2016年11月30日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Copyright © 2010-2019 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395-3133135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黄河路870号 备案号:豫ICP备09004178号-1